“有理。然而当尚书令缺任时,中书令为文官之首;门下侍中,现在即是刘安,又是城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那个;尚书左右仆只有在此种情况下才拥有与中书令堪堪持平的权力。难擢徐湛不是为了制衡中书、门下,甚至打压左右仆么?”
简之维悔之不及,这是他在家中听兄长与父亲讨论所言,此事不宜与外人,今日一不留神脱口而出,是不该,但还好听见的人是秦疏桐。
而立了吧?天赐姻缘啊,徐相这次可算是棒打鸳鸯了。”
谢雁尽是如何说的?只说皇帝用徐湛制约中书、门下,他没有考虑到皇帝也在趁势剪除他的权力么?不,他考虑到了,不然他不会说自己还会继续被贬谪。
“我不及父亲和兄长远见
秦疏桐骤然蹙眉:“此话怎说?皇上都被气到卧床,怎么算惬了圣意?”
简之维又:“古来以左为尊,本朝自从梁尚书令任相后,就有尚书令为左相,门下侍中由宦臣任职、兼掌察事台不论,右相只从中书令、尚书左右仆出的不言之规。除非尚书令缺任,那中书、左右仆才有可能任左相。”简老翰林当年便是因此得拜左相。他喝一口酒,继续:“徐相异军突起,比谢雁尽少用了近十年坐到与他比肩的位置,自然是皇上为制衡谢雁尽才破格擢的。所以徐相在宴上说的那些不就正惬圣意?不然后来皇上如何这么轻易降旨取消这门婚事?”
谢雁尽在皇帝掌中享尽荣,却清醒得近乎冷酷,可以十数年让手足幽居家乡不出,控制着族内众子弟不让一人入仕,他究竟经历过什么?以至于早早预料到自己必从高天跌落。
恰巧兄长也问了类似的问题,父亲当时驳了他,大致意思是:“若是皇上康健,你说的这些确实更有可能是主因,当然,皇上肯定有此考量。但近些年皇上的龙……”有些话不能说,便略去了,尽在不言中,“皇上十分倚重太子,必已考虑到太子继位后某些位置上的人的去留问题。现在他还在位,尚能把控得住谢雁尽,但如果太子继位,文官再如何仗势,那也是仗天子之势,皇帝要治文臣,总有办法。”秦疏桐不由想起曾与晏邈说到他们都是天子门生一言,恰契合简老所言,听简之维又,“可武将不同,特别是谢雁尽,他多年来在军中颇有威望,手上又有可以调用的兵权,现在若不制约,以后恐生变故。”
意思是,皇帝怕控制不住原本好用的活靶子,所以现在需要有一颗钉子将靶子再次钉牢?
秦疏桐低摩挲着酒杯:“你不是说裴小姐不甚在意?而谢雁尽,他已不是将军,比起婚事,被贬职应该对他打击更大吧。他二人各自喜忧,着眼却都不在成就这桩婚事上,是天赐没错,但好像算不上好姻缘。”谢雁尽在他面前可一点也没有怀恋裴霓霞的样子,“说不定,谢大人还另有中意之人。那就不是棒打鸳鸯,而是本就云水之别。”
这话听着在理,简之维不作他想:“说得也是,那就是三全其美了?徐相又惬了圣意,只是他已升无可升,要再封赏,就只能封爵位了。”
如此看来,白汲用了些不光明的手段夺谢雁尽兵权,皇帝不知不知情都是乐见其成的。
既然已经说漏了嘴,他干脆尽言:“此事我只与你私下说,且你也别太放在心上,一点愚见罢了。”简之维装相得很,秦疏桐立刻明白这是简家另两位重臣的见解,便笑着静闻高见,“谢雁尽十多年来受尽恩,朝中多少人眼红?皇上对此自然心知肚明,却不稍撄其锋,不就是为了立个活靶子么?”
“徐相……咳咳……近来颇有些眼高于、目中无人的态势。”这是谤言,但也是简之维从父兄那里听到的实言,这样转述让他有些尴尬,“他选在宴上谏,就是削皇上的颜面,皇上自然龙颜大怒。他比谢雁尽站上高位用的时间更短,就自觉比谢雁尽更得圣,盲目自大起来。”
“照这样说,皇上又为何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