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字: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猎狼记 > 【几点说明】

【几点说明】

        作品想表达的一个主题是任意两个民族(说白了,两拨人)在接后可能产生的政治及文化矛盾,以及政治哲学给我们提供的解决方法。我想表现的不是某个民族或历史时期才有的问题。虚化历史背景,就是为了不让读者你套入你对某一个特定历史时期或某一个少数民族的刻板印象。比如,虽然金辽也有汉化历程而且运用起来比较便利(可以用如翰鲁朵兵制的问题激化矛盾),但在这一个情节点上,我仍旧特意采用了北魏的汉化改革,就是为了淡化你在读故事时可能带入的对金人、辽人的刻板印象。所以,请大家别再生搬套了,我是故意让你套不上的。

        四、衣帽、染料、语言习惯

图案,其实更符合现代改良后的宋锦样式。大家可自行谷歌米兰时装周或2014年APEC会议上所用的宋锦。有条件的话可以去苏州丝绸博物馆参观一下宋锦。(参考文献[3][4])

        读者质疑文中的“凉人”到底是在哪个历史时期,用了哪个少数民族的特质。这里再次澄清。

        至于读者提到的汉朝丝织物:汉朝的龙凤纹锦、南北朝的夔龙纹锦都是图腾式样的(动物形状极其抽象)(例见参考文献[9]),且没有宋锦的光泽亮丽、质地坚柔(因为当时并没有北宋晚期所见的成熟宋锦织造技巧)。如果男主见过狼纹锦,那也不会是在亮丽华美的宋锦上,而且大概率是图腾式的。他不会见过狼狗与蝴蝶生动玩耍的图样在南锦上出现,而且我猜各位读者也没见过这样的古代图样,因为这是现代改良过的宋锦才会有的图案。

        顺便说一句,“八王议政”的制度取材自努尔哈赤设立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八王也就是八旗旗主贝勒。

        二、“凉人”穿越三千年,集古今封建为一

        首先,工匠有女人,官员只能是男人,这是符合史实的。据《宋会要辑稿・职官、食货》中记载:「太祖乾德四年(966年)置内绫院……以京朝官、诸司使、副内侍三人监。」(参考文献[13])“朝官”、“司使”、“内侍”当然都是只有男人才能的职位。中国自古以来就是技工可以是女人,但一到监督理层就必须是男人。当今社会也有这种不成文的陋习,就如国家领导人当官的几乎清一色男人。这是女在当代职场中常遇到的glass ceiling(玻璃天花板)。文里说明了工匠可以是女人,但女主父亲想让她到督锦使,因为这是一个锦工最高的成就。

        简介里说的很明白。我没说背景是南宋,而是历史架空。简介说的是:“‘凉人’是用【不同少数民族文化合杜撰】出来的,制度多采自北魏”。汉化等情节点、宗主制度取材自北魏,但故事梗概中的“北院”显然是辽的制度,所以我明明白白写出是【历史架空文】,并没说明是哪个朝代。

        读者似乎认为,既然架空,就不该再搞出女扮男装这个情节。这里我几点解释。

        另外,读者说文中中都描写像渤海。这是错误的,因为中都描写直接出自金中都,《金中都“永安”考》载:“完颜亮在中都之东开通了潞河,西面则建成卢沟桥(当时称广利桥),使西南陆路各种货物可以直接进入中都。金代还首创了漕运形式,即从水路运送粮米到京城中都。”并不是读者说的渤海。(参考文献[12])

        三、女扮男装可不可信的问题

        其次,这本来就是一篇女向的故事,所以当然要重视女的职场垒问题。既然是历史架空,我更该设定成督官是男,因为这恰恰符合历史官僚制度:女人在公共领域的活动是受诸多束缚的,这是封建制度的最主要糟粕之一。

        至于‘凉人’衣服帽子,多取材自辽、金、蒙式样(如毡帽、吐鹘带),语言多取材自满语、蒙语――因为是架空,所以在故事中统称“凉语”或“胡语”。另外读者质疑少数民族染料与汉族不同。这里再次科普一下。瑶族、苗族、壮族、维吾尔族的染色工艺与汉族大相径庭,虽有交借鉴,但因地域不同,气候及当

【1】【2】【3】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穿进了游戏里趴趴 小保姆柳梦露打工日记 乖妈妈 林可可的私生活 宫女也能开后宫? 他说给我补课